偏见名词解释
偏见是人们脱离客观事实而建立起来的对人、事、物的消极认知与态度。大多数情况下,偏见是仅仅根据某些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而对其形成的一种态度,并且往往是不正确的否定或怀有敌意的态度。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偏见与态度有关,但偏见又不同于态度。我们知道态度包含三个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与态度的认知成分相对应的是刻板印象(stereotype),它代表着人们对其他团体的成员所持的共有信念。偏见(prejudice)则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上。从这一点来看,偏见既不合逻辑,也不合情理。行为成分体现在歧视(discrimination)上,如招工时排除女性或其他少数民族的人。2特征编辑一般来说,偏见具有四个特征:第一,偏滚拦见以有限或错误的来源为基础。人们常倾向于根据少数人的表现,来推断他们所属群体全体成员的特性,或根据道听途说的传闻而形成对群体的整体印象。第镇悉二,偏见的认知成份是刻板印象。刻板印御备乎象的形成与人类认知的发展有关,作为节省认知资源,利用刻板印象简化了认识世界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是人类智力成熟的表现。但当这种分门别类被固定化,形成刻板印象时就会导致偏见。第三,偏见有过度简化的倾向。一个持有偏见的人常常有类似晕论效应或光环作用的倾向如果他讨厌某个人,就会倾向认为那个人各个方面都不好,也会因为某个人属于他不喜欢的群体,而把附加于该群体的所有不好的评价都追加到这个人身上。偏见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有过度类化的倾向,会忽视个体差异和主客观条件的差异。第四,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人们具有自资料尚未收集完全时就断然下决定的倾向,对人印象的形成也存在过早下结论的倾向。特别是负面偏见,在印象形成过程中组织信息时会凸显出来。显然与正面信息比较而言,人们对负面信息有更大的敏感性,这种倾向有一定的大脑神经基础。